315放心消费活动,守护安全,畅通消费!

发布时间:2021-03-12 | 阅读数: | 作者:admin

从休闲娱乐到衣食住行

生活中
我们每个人都是消费者

插图.png

然而
并不是每一次消费都会让你愉悦
可能你就遭遇过以下“闹心”的经历:
购买的新车故障不断,4S店却百般推诿;
办了年卡没用过几次商家就跑路了;
跟团旅游,却遭遇强迫购物;
装修新房问题层出不穷;
超市里买到过期变质产品
……

图片


遇到这些问题
除了自叹倒霉外
你知道该如何对霸王条款说不吗?
该怎么做
才能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月15日 

 顺联家居汇·北区将与市场监管局联合举办 

 关于“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咨询活动,

 等你回来参与!


微信图片_20210312092028.jpg

活动内容



1、现场咨询

佛山市顺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乐从市场监督管理所执法调解人员为消费者普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提供维权咨询服务,并接受和处理消费者纠纷投诉。


2、有奖问答

回答有关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问题,达到80分即可获得礼品一份。

礼品有限,先到先得,送完即止。




答题二维码.png

扫码进入
即可参与答题




 活动时间 
3月15日 
下午14:00-16:00

活动地点 
顺联家居汇·北区1座客服中心旁 

 主办单位 
佛山市顺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乐从市场监督管理所
顺联家居汇·北区



*顺联家居汇·北区在法律允许范围内拥有本次活动的最终解释权。



消费提示举例???


警惕房屋装修四大套路: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房子的装修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市场上各家装修公司的能力和水平参差不齐,以致近年来涉及装修的纠纷数量呈明显上升趋势。近日,上海市浦东新区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披露显示,消费者投诉的设计装修问题主要集中在合同陷阱、随意增项、装修购材套路以及质量问题等4个方面。
装修合同陷阱主要表现在虚构主体资格、资质,在使用材料、工艺要求、施工期限、验收方法、质量保修、违约责任、争议的解决办法等方面做文章,设计师的承诺不写入合同,导致消费者吃哑巴亏。
随意增项是众多装修“套路”中最让业主反感的一项。很多装修公司前期设计师以“低价缺项”的手段诱导客户签约,在装修过程中再由工人以各种借口让客户增加项目,以停工来迫使消费者付款,不懂装修的业主虽气愤但为了保障施工质量、尽早完工无奈掏钱。装修时,需要使用的装修材料要么自己买,要么装修施工方提供。现在大多数消费者没有时间选购建材,装修材料都是装修公司提供,这时候装修公司可能会在数量、品牌上做文章,一些无良的装修公司会以次充好,赚取暴利。在家庭装修过程中,装修材料不环保、以次充好等问题引发索赔的纠纷不在少数。
装修中的质量问题主要表现在水电、门窗、吊顶等项目上,工人的施工质量不过关常常导致刚刚装修好的房子就出现乳胶漆开裂、瓷砖脱落、吊顶脱落、漏水漏电等问题,非常影响消费者的生活。虽然消费者有各种途径可以维权,但现实的情况却不容乐观。据了解,调解机构对装修公司没有任何约束力,诉诸法律途径又耗时耗力,让许多消费者望而却步;而且一些装修公司利用消费者不懂装修,签订的合同都是对企业有利,让消费者维权难上加难。
浦东新区消保委建议消费者在装修前,学习一些装修的基本常识,了解家装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掌握相关的政策以及法律法规,这样才能最大限度降低家装过程中产生纠纷的可能性。尽量选择资质齐全的大型家装公司。
家装企业不仅应当具备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的营业执照,还应当具备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消费者在签订合同时,要仔细阅读合同条款。一定要求家装企业将口头承诺写入合同并盖章。
在合同签订的过程中,要注意审核条目内容。合同的乙方是否就是所选用的家装企业。合同中是否明确划分违约责任以及是否明确争议的解决方式。还要仔细研读工程概况,做到心里有数。此外,还要注意保留家装过程中的每一个凭证。尤其是装修中间环节产生的收费,一定要注意保留收据或字据,作为日后纠纷调解过程中的凭证。

资料来源:中国消费网



微信图片_20210312134749.jpg

守护安全,畅通消费
在315到来之际

上一篇:2021春季国际家具展:潮流家居 畅想生活

下一篇:2021春季国际家具展丨你有一份逛展攻略待查收!